搜索: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三墩镇西湖科技园振华路320号4楼

邮编:310030

咨询:0571-28120100

总机:0571-88270695

传真:0571-88270696

信息公示

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厂“上大压小” 2×1000MW新建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来源:浙江多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日期:2020-12-22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地址

广东省雷州市乌石镇

联系人

张林英

项目名称

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厂“上大压小” 2×1000MW新建工程

项目简介

根据建设厂址的自然条件、广东电力需求发展趋势以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项目核准批复》(粤发改能电函〔2015162号)的要求,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961537万元,规划建设总容量为6 1000MW 级超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1000MW 级机组,同步配套建设高效除尘、脱硫和脱硝装置。大唐国际雷州发电厂1号机组、2号机组分别于2019127日和202016日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本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在施工前委托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其他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依法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浙江多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厂“上大压小” 2×1000MW新建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现场调查、检测/采样人员名单及建设单位陪同人

序号

类别

姓名

陪同人

1

调查人员

陈荣、肖建光

张林英

2

检测/采样人员

李刚、陈琪锋、钟旭初、周建洲、丁晨辉、吴小健、吴量

张林英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煤尘、矽尘、石膏粉尘、石灰石粉尘、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氢氧化钠、氯化氢及盐酸

评价结论与建议

评价结论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规定,本项目属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中的火力发电(燃煤发电),定性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通过对用人单位作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分析,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针对噪声超标场所,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和和综合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来进一步减少对健康的影响,用人单位作业人员实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可以达到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本项目已采取了一定的防尘、防毒、防噪声、防工频电场等措施,特别是对产生大量粉尘的碎煤机楼、输煤皮带、各转运站、灰库等处设置了除尘器;在脱硝平台、尿素站等设置有氨检测报警装置;噪声振动较大的设备进行了消声、隔声、减振等处理;对主变电站等工频电场较大的区域进行了屏蔽,并实行区域管制。企业配备了较齐全的个人防护用品,以降低工人实际接触的有害物质浓(强)度,且各项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能有效运行,在将来的正常生产过程中,采取了第6章所提措施和建议的情况下,本项目能满足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具备了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条件。

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员工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督促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2)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要求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按要求进行职工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体检;电工作业、高处作业、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视屏作业等特殊作业人员应安排相应职业健康检查;按照要求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档以后包括劳动者上岗前、每年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

3)建立并完善应急救援设施的台帐,定期对报警器、应急洗眼喷淋装置是否可正常运行的维护和检修;事故应急箱内的防护用品应做好定期更换,确保其在应急状态下起到有效防护作用;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按照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使工人熟知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程序,同时对预案进行及时修订,以提高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应与所在地具有中毒急救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备突发事故发生时获得增援。

4)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规定,对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进行完善整理,进一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细化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对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申报,确保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1)完善应急救援设施评价内容。

2)完善职业卫生管理评价内容。

3)完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评价内容。

4)完善职业健康监护评价内容。